Xshell终端连接Ubuntu无颜色的解决方案
@[toc] 一、问题的烦恼:为何我的终端一片“黑白”?您是否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通过Xshell连接到远程的Linux服务器(如Ubuntu、Debian)后,无论执行ls命令还是查看命令行提示符,都只有单调的黑白字符,失去了彩色的高亮显示? 这不仅让界面显得枯燥,更重要的是,我们失去了通过颜色快速区分文件类型(如目录、可执行文件、压缩包)和定位命令行信息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12345678910111213graph TD subgraph "理想的彩色终端" A["<font color=blue>user@hostname</font>:<font color=purple>~/project</font>$ ls"] B["<font color=blue><b>directory/</b></font>"] C["<font color=...
安全移除VMware虚拟机数据磁盘的终极指南
@[toc] 一、引言:为何需要“安全”移除?在虚拟机管理中,添加磁盘是一项常规操作,但移除磁盘,尤其是移除一块正在使用的数据盘(例如,您挂载在/opt目录下的100GB数据盘),则需要格外的谨慎。 错误的移除方式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最常见的就是——虚拟机无法启动! 这是因为操作系统(如Ubuntu)在启动时,会根据一个名为/etc/fstab的“自动挂载配置文件”去寻找并挂载所有已声明的磁盘。如果您直接在VMware设置中移除了物理磁盘,但没有告知操作系统“别再找它了”,系统在下次启动时会因为找不到预期的磁盘而卡在引导过程中,无法进入系统。 12345678graph TD A["系统启动"] --> B{"读取 /etc/fstab 文件"}; B --> C["找到一条记录:<br/>'请将磁盘X挂载到/opt'"]; C --> D{"尝试寻找磁盘X"}; D -- &quo...
Chrome书签图标“失踪”了?一招“同步大法”让它们全部回来!
@[toc] 一、问题的困扰:我的书签栏为何一片“灰色”?您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视觉“灾难”?打开Google Chrome浏览器,您精心整理的书签栏或书签管理器中,那些色彩鲜艳、极具辨识度的网站图标(Favicon)突然集体“失踪”,变成了一排排单调乏味的灰色地球或空白文件图标。 这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通过这些独特的视觉锚点来快速定位目标网站,图标的丢失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肌肉记忆”和浏览效率。 1234567891011121314graph TD subgraph "理想状态" A["<img src='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30724024159.png?origin_url=https%3A%2F%2Fwww.google.com%2Fs2%2Ffavicons%3Fdomain%3Dgithub.com&pos_id=img-mSZ20PLr-1762821663309)' /> GitHub"]...
PotPlayer采集结束后崩溃?罪魁祸首竟是你的安装路径!
@[toc] 一、问题的“灵异”现象:一切正常,直到最后一秒您是否也遇到了这个令人抓狂的“灵异事件”?您正在使用功能强大的PotPlayer(例如最新的202509版本)的视频采集功能(快捷键Alt+C),一切都完美无瑕: 采集设备(摄像头、采集卡)的画面实时、流畅地显示在预览窗口中。 您点击“开始”按钮,录制过程看起来一切正常,没有掉帧、没有卡顿。 您心满意足地完成了录制,点击了“停止”按钮…… 然后,“砰”!PotPlayer程序瞬间崩溃,窗口消失,甚至可能弹出“程序已停止工作”的错误提示。 更糟糕的是,当您去指定的保存文件夹查看时,可能会发现视频文件要么不存在,要么大小为0字节,或者是一个不完整的、无法播放的文件。您的所有录制成果,都在这最后一秒的崩溃中化为乌有。 123456789graph TD A["启动采集功能 (Alt+C)"] --> B["预览画面正常"]; B --> C["点击'开始'录制"]; C --> D["录制过程...
brd
[toc] /drivers/block/brd.c: Linux 内核 RAM 块设备驱动介绍/drivers/block/brd.c 是 Linux 内核中的一个驱动程序,它实现了一个基于 RAM 的块设备,通常被称为 RAM disk。这个驱动程序会分配一块系统内存,并将其模拟成一个标准的块设备(如 /dev/ram0),使其可以像硬盘或 U 盘一样被格式化、挂载文件系统和进行读写操作。由于所有操作都在内存中完成,其 I/O 速度极快,但存储的数据是易失的,会在系统重启后丢失。 历史与背景这项技术是为了解决什么特定问题而诞生的?brd.c 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系统引导早期阶段访问文件系统以及提供一个高速临时存储的需求。 引导过程中的根文件系统:在内核启动初期,可能需要加载特定的驱动模块(例如磁盘控制器或网络驱动)才能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initrd (initial ramdisk) 机制应运而生,它将一个临时的、包含必要工具和驱动的小型文件系统加载到 RAM disk 中。内核启动后,首先挂载这个 RAM disk 作为临时根目录,执行其中的脚本加载...
cacheinfo
[toc] /drivers/base/cacheinfo.c:Linux 内核 CPU 缓存信息探测介绍/drivers/base/cacheinfo.c 是 Linux 内核驱动核心(driver core)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探测处理器的缓存信息,并通过 sysfs 文件系统将这些信息导出到用户空间。 这使得用户和应用程序能够方便地获取关于 CPU 缓存层级、大小、关联性等详细信息,而无需编写复杂的底层代码。该机制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统一和通用的接口,以适应不同处理器架构的差异。 历史与背景为了解决什么特定问题而诞生?在 cacheinfo.c 通用框架出现之前,不同的处理器架构(如 x86, PowerPC, IA-64, S390)在 Linux 内核中拥有各自独立的缓存信息探测和导出实现。 这种碎片化的实现方式导致了代码冗余,并且为新的架构(如 ARM 和 ARM64)添加支持时带来了不便。因此,引入一个通用的 cacheinfo 框架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代码重复:消除不同架构下功能相似的代码。 缺乏统一接口:为用户空间工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稳定、一致的方式...
NBM7100电池能量管理芯片及其驱动代码分享
@[toc] 一、引言:低功耗物联网开发的“续航焦虑”在由电池供电的低功耗物联网(LPWAN)世界里,每一微安的电流都至关重要。无论是LoRaWAN节点、NB-IoT传感器还是蓝牙信标,它们通常依赖一颗小小的非充电电池(如CR2450纽扣电池)来维持数月甚至数年的生命周期。 然而,一个致命的物理瓶颈始终困扰着开发者:当设备需要进行无线发射等瞬时大电流操作时,电池的内阻会导致电压急剧下降,轻则发射失败,重则整个系统欠压复位。我们往往只能通过限制发射功率或频率来妥协,远远没有发挥出电池的全部潜力。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痛点,Ignition Design Labs(已被NXP收购)推出了一款革命性的芯片——NBM7100。这是一款专为低功耗应用设计的电池能量管理IC。而今天,我们要隆重推荐的,是由开发者 wdfk-prog 开源的 nbm7100 RT-Thread软件包。这不仅是一个驱动,更是一个结合了LoRaWAN应用的、包含深度思考和异常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wdfk-prog/nbm7100 二、NBM7100的“黑科技”:两级升...
便携式功耗分析仪LuatOS IoT Power vs
@[toc] 一、引言:物联网开发中那“最后一微安”的战争在物联网(IoT)和嵌入式开发的世界里,功耗是永恒的战场。对于每一个依靠电池供电的设备而言,工程师们都在为“榨干最后一微安”而绞尽脑汁。一个微小的代码瑕疵、一个未被关闭的外设,都可能让产品的理论续航时间从“数年”锐减至“数周”。 然而,想要赢得这场战争,你必须先看清“敌人”——设备的实时功耗曲线。传统的万用表无法捕捉瞬时的电流尖峰,而昂贵的台式功率计又缺乏便携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便携式功耗分析仪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将聚焦于市场上两款极具代表性的产品:国产新秀LuatOS IoT Power和行业标杆Nordic Power Profiler Kit II (PPK2)。它们都能帮你洞察微安级别的电流变化,但其设计哲学和适用场景却截然不同。 二、两大神器,初次见面 LuatOS IoT Power:一款由LuatOS团队打造的、功能齐全的手持式功率计。它自带显示屏和控制旋钮,设计紧凑,主打“即开即用”的便捷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Nordic Power Profiler Kit II (PPK2):一款由北欧半导...
结合QBoot与HPatchLite实现高效差分升级(FOTA)
@[toc] 一、引言:为何需要差分升级?在物联网(IoT)设备的生命周期中,固件空中升级(FOTA)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传统的全量包升级方式意味着每次都需要传输完整的固件,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延长了升级时间,还对设备的Flash存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差分升级(Differential Update)**通过只传输新旧固件之间的“差异”部分(即补丁包),极大地减小了升级包的体积,完美地解决了上述痛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RT-Thread操作系统中,利用QBoot引导加载程序和轻量级差分库HPatchLite,构建一套完整、高效且资源可控的差分升级方案。 核心组件架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graph TD subgraph "设备端 (RT-Thread)" A["QBoot (Bootloader)"] B["FAL (Flash抽象层)"] C["hpatchlite-wrapper...
RT-Thread调试利器:get_irq_priority——像Keil一样在MSH中查看和设置中断优先级
@[toc] 一、引言:嵌入式开发中的中断调试“痛点”在RT-Thread等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开发中,中断(IRQ)是确保系统实时性和响应性的核心机制。然而,随着项目复杂度的提升,中断管理也带来了独特的挑战: 优先级冲突:不合理的中断优先级配置,可能导致高优先级任务被低优先级中断阻塞,破坏系统的实时性。 状态不透明:在设备运行时,我们如何才能直观地了解当前哪些中断被使能?它们的优先级究竟是多少? 动态调试困难:想要测试不同优先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难道只能反复修改代码、编译、烧录吗? 传统上,开发者严重依赖J-Link、ST-Link等硬件调试器,配合Keil MDK或IAR等IDE提供的NVIC(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外设视图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所有中断的状态和优先级。 12345678graph TD subgraph "传统调试流程" A["编写代码<br/>(配置中断优先级)"] --> B["编译 & 烧录"]; B -...








